热搜词:

当三位“老广交”玩转AI

广交会上“品质宁波,智造创新”的标语。记者严瑾/摄(下同)

当前,AI(人工智能)正掀起一场席卷千行百业的革命。这股时代的“东风”,也吹向第138届广交会,让外贸“向新、向智、向绿”的脉络愈发清晰——

继半年前首次设立后,服务机器人专区再次成为展馆里万商云集的“顶流”。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化身艾灸老中医、秒变咖啡冲泡师、充当工厂搬运工……宣告着中国将用“新质生产力”为全球贸易注入动力。

在广交会这本“读不完的书”中,3位宁波的老外贸人看到潮水方向。他们笃信“AI+外贸”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没有抢滩布局,就会被浪潮卷走。这些“40后”“50后”企业家们正埋头学习算法,“算”出宁波外贸的数智未来。

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众人“打卡”。

储吉旺:用AI重塑生产

10月16日,记者来到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意股份”)的展位。这家40周岁的民营企业“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从宁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塑料厂,发展为“世界搬运车之王”。

公司的创始人、84岁高龄的企业家储吉旺亲临现场“督战”。他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热情地和老客户握手合影。今年,他在广交会上看到琳琅满目的智能家电、人形机器人、智慧医疗产品,不禁感慨万千——

储吉旺(左三)和外商们合影。

“历史的时空已经换了一页!现在的企业,如果没有拥抱AI,就跟不上时代发展。”储吉旺掷地有声,“我们民营企业不要埋怨没有市场,要先扪心自问有没有创新。如果我们的产品像稀土和芯片一样珍贵,订单自然会找上门。”

为此,如意股份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公司已推出无人驾驶的叉车,研发具备自动寻路功能的“followme”智慧搬运车系统,服务海外工厂和商超的货物分拣。同时,公司正在建设年产30万台新能源智能仓储物流搬运装备智能工厂,用智能制造驱动智能产品的扩产。

“我们要打造一个重塑生产流程的AI工厂,让海外客户一打开手机,就能看到产品在哪条产线、进展到哪道工序,追溯零部件的批次号和质检报告,预估它的交付和配送时间。外商对此心中有‘数’,自然对我们倍加信任。”在储吉旺看来,未来的“中国制造”将不只是一个产地标识,更是一份全程可视化的数字信誉标签。

邱智铭:用AI重写产品

而在广交会的另一端,“中国笔王”贝发集团首次将展位从三期的文具区搬到一期的先进制造区。正如出生于1959年的董事长邱智铭所说:“30年前,我们靠一支笔叩响国际市场大门;今天,我们用AI重新定义外贸沟通方式。”

此次参展,贝发集团带来多款AI翻译“神器”。其中,一款磁吸翻译机只需贴在手机背面,就能支持138种语言的翻译,并复制粘贴至微信和WhatsAPP。该产品继半年前问世以来,已销遍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目睹一位韩国直呼“好用”,现场下单买走2件。更有自带AI翻译功能的智能眼镜、智慧手表“上新”。

贝发的AI翻译设备吸引外商关注。

“早在2018年,我们就考虑开辟文具以外的新赛道。近年来,AI大模型的爆发,加速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的落地。但我们深知,盲目搞‘大而全’没有优势,还得挖掘垂直的AI应用场景。”邱智铭道出开辟“第二曲线”的原因。

邱智铭告诉记者,作为一位“老外贸”,他深知中国企业出海,常因语言不通而吃亏,“我自己出国一年就要10多万美元的翻译费”,便想到“AI+翻译”赛道。公司联合浙江省产学研发展促进会,对接省内高校,共同研制出AITOP系列产品线。

有人会问,科大讯飞也能翻译,贝发的优势在哪?邱智铭说,秘诀仍在“垂直”二字——

“我们的外贸语料库更丰富,能精准翻译‘FOB条款’等贸易术语。同时,我们的产品性价比更高,以AI眼镜为例,市面上的通用产品会叠加拍照、导航、社交等功能,导致价格居高不下,而我们砍掉冗余的属性,以1000元以内普通眼镜的价格,达到专业翻译机的效果。”

本届广交会,贝发集团收获满满,参展前2日就获得100多位外商的询盘,主要来自俄罗斯、中东欧、中东等地。这让邱智铭充满信心:“这表明中国的AI应用领先世界,新兴市场的伙伴们都看好中国技术。今后,我们也希望让这些产品向酒店、文旅、儿童教学、国际会议等场景延伸。”

应秀珍:用AI重构服务

从提着行李箱闯广交会,到把“AI算法”写进订单……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但宁波企业家“甬”立潮头的精神始终如一。今年76岁的应秀珍已连续67届参加广交会,在她的带领下,作为一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宁波中基惠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在AI领域“下一盘大棋”——

应秀珍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

此前,公司就推出元宇宙虚拟展厅,将高精度3D建模的产品放到“云端”,通过数字孪生模拟不同建筑材料呈现的装修效果,为外商提供定制的参考;更有AR数智产品库,把虚拟的产品“投射”到现实场景,让外贸人无需携带沉重的样品,就能向外商“所见即所得”。

在应秀珍看来,这只是“牛刀小试”,在参加广交会前,她已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唐湘民教授团队洽谈合作,共同探索AI在外贸领域的垂直应用,“我们的高校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而在我眼中,外贸行业处处是技术落地的场景,正好优势互补。”

在本届广交会上,应秀珍已向记者展示了几道精致的“开胃菜”。比如AI制作报关单,有些外贸人一票单子涉及数十种商品,得花半天时间制单,而AI的协助能将时间缩短至20分钟;再如AI关税查询,通过搭建知识库,让外贸人一键搜索不同产品对美出口面临的税率。

“近代以来,许多外贸领域的改革都是宁波人做出来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也要让宁波诞生‘AI+外贸’的行业标杆。”应秀珍道出她奔赴梦想的征途。

“登高犹向险峰望,常持创新换旧符”——这是储吉旺为第138届广交会写下的感怀诗句,也值得与更多新老外贸人共勉。无论年龄、无论行业,唯有用创新拥抱未来,方能让宁波外贸的巨轮在AI的浪潮下扬帆远航、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