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工业软件悄悄“占领”工业互联网高地!

这篇文章将基于Gartner的报告和公开资料,深入探讨这些巨头如何凭借控制层资产、平台能力和运营绑定,逐步完成从“设备厂商”到“平台厂商”的身份切换。

在工业互联网(IIoT/工业物联网)平台领域,原本被期待成为中立枢纽的第三方平台正逐渐被传统工业软件与自动化巨头蚕食。西门子、ABB、AVEVA、PTC等厂商凭借其在OT/控制层面的优势,正加速重塑产业边界。

以下是基于Gartner报告与公开资料的观察与梳理——

Gather:全球工业物联网平台魔力象限

谁是平台“入侵者”?

Gartner的《GlobalIndustrialIoTPlatforms》报告将厂商在IIoT平台市场的表现分布于“领导者”、“愿景者”、“挑战者”与“利基厂商”象限。报告强调:在工业市场,具备OT/控制系统背景的厂商,正在凭借行业信任与底层资产优势,加速向平台层扩张。

在2025年的Gartner报告中:

西门子被列为领导者象限。西门子方面称,这代表其在AI、分析与边缘能力方面的持续投入,赢得了客户信任。

ABB的AbilityGenix平台也获得Gartner的认可,其在策略执行与愿景方面获得好评。ABB表示,这反映其在工业AI/IoT领域的战略落地能力。

相比之下,AVEVA在报告中被归为利基厂商象限。Gartner指出,AVEVA平台较为依赖其自身PIServer资产,对非AVEVA设备的兼容性是其短板。

PTC的ThingWorx长期被视为IIoT平台的代表之一,在早期版本中就已被纳入领导者象限。

从象限上的安排来看,那些既有控制面、自动化设备端背景,又能在平台层表现出色的企业,被Gartner视为正在完成从“设备厂商”到“平台厂商”的身份切换。

为什么它们能入场?

1.控制层资产提供天然通道——西门子、ABB等企业在PLC、SCADA、MES等领域布局深厚,能够直接打通现场数据采集通路。平台由控制层延伸而来,是它们自然的业务扩张逻辑。

2.平台能力“嵌入式”扩张——这些厂商并未从零打造独立平台,而是将数据建模、分析、仿真、运维等能力逐步嫁接进现有产品链。平台功能由外部插件变为内部模块,深度融合进自身生态。

3.平台运营与应用绑定,强化锁定力——当平台集成了应用商店、行业模型、算法库等服务,用户迁移成本显著上升。平台不再是中间层,而是成为其整体解决方案的“中枢”,进一步巩固客户依附。

从平台竞争到主导权重塑

GartnerPeerInsights的评分显示,PTCThingWorx获4.6分(127条评价),略高于西门子InsightsHub的4.4分(108条)。但这些高分背后隐藏的焦虑,是企业对平台封闭性的担忧。用户在评价中频繁提到“接口开放性”“跨厂商兼容性”“可替代性”等关键词,显示出对被“生态锁定”的敏感与戒备。

随着巨头在平台层持续发力,中立平台与系统集成商的空间正被不断压缩。当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可视化等能力被嵌入自动化产品链条中,独立平台要争夺客户入口将愈加困难。

然而,Gartner也指出,真正的竞争优势将回归“开放性与标准兼容性”。能否在复杂OT环境中实现跨设备、跨协议的互操作,是中立平台未来能否存续的关键。

这场竞争的焦点,已从“谁的功能更强”转向“谁掌握生态主导权”。工业软件巨头的入侵,带来了技术融合与体系收敛,也让市场重新思考:工业互联网平台究竟应服务于谁?对用户而言,保持技术开放与数据可迁移的主动权,或许才是面对巨头围城时最值得守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