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钛合金轻薄是“陷阱”? 省下来的重量, 可能藏着阉割套路

文来自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20年前,我在写第一篇手机评测的时候,讲实话为了让更多人阅读,想尽了太多太多方法,像“竟是它”成为我秘不传人的法宝,然而那会儿讲实话规则挺松的,不像现在。

但今天我只想谈一下手机外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诺基亚,说一句实话,那会儿,我还在用大哥大呢,净重800g“一点不吹嘘”,然而20年后的今天,我头发少了,腰围宽了,然而手机市场才开始风靡“轻薄”,讲个道理,现在轻薄已经成为一种“家常便饭。”那么今天我就从个人的想法来谈谈“外观”

※记住,自2025年9月1日,我就发誓抛开数码传统痼疾,走“自己风格”我就是我,就这样!

当前讲个道理,很多品牌的外观材质普遍都是钛合金“当然偏于旗舰,反正就是高端货色”,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钛合金密度4.5 g/cm³,我们常见的不锈钢脸盆的不锈钢密度是7.9 g/cm³,很显然省出来的3.4 g/cm³密度就是外观轻薄的核心。!

但是一个基本观点,你们要注意虽然钛合金各方面都好,但成本贵是自然,尤其像很多品牌直接宣称航空级“讲实话这成本更贵”差不多把你不锈钢304的成本要贵6倍

就算退一步,就拿什么“材质中框算”单材料成本可以说品牌肯定是能支付的起,但在2000元这种价位支付确实有点“尴尬”,因为“本身就是有限的成本,品牌基本考虑的是体验方面,外观材质能省就省了”,所以钛合金这种材质就是旗舰或者高端机皇专用的东西“这是我的观点”

一个结论就是:虽然钛合金成本高,但不代表钛就很高贵,要知道一个基本思维钛等于预算转移,俗话说的话“当手机重量轻5g的背后”,那么可能大概率会藏着“品牌阉割套路”,至于阉割什么?全看品牌想法!

然而,说完了我认为的钛合金材质,下面再说一下更叼的材质,叫玻璃纤维背板。我就这么说吧,关于玻璃纤维背板这个东西,完全看品牌怎么做,如果一个品牌能有好的想法把玻璃纤维背板做到更富有创新的档次,那么给人视觉肯定更舒服,更震撼;但如果一个品牌没什么思维,就无脑跟风玻璃纤维背板,那么总体也是会很廉价;所以以上观点直接再次告诉你“万事万物,论思维的重要性”

而我个人草率的理解“玻璃纤维背板”就是一种“塑料 Pro Max”,主要成分是由E6 无碱玻纤与环氧/氰酸酯树脂构成,同时密度为1.9 g/cm³,整体是一般玻璃的3.9 g/cm³的一半多点

而关键来了,如果一台手机确实使用的玻璃纤维背板材质,暂不说视觉怎么样,反正一个优势就是“抗弯强度比传统玻璃更好”,说人话就是“耐砸,耐造,耐用”等,但是再怎么砸,建议你不要跟“铝合金比”,因为比不动!这里我要插一嘴,玻璃纤维背板有个专属功能“虽然不挡信号,但却能很好的挡住热量”于是就得出,如果一台手机用的是玻璃纤维背板材质,那么散热提升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中框”,这点你们要好好注意一下。

而在另一方面,我此刻在说回“钛”,请永远记住一点“钛”本身就很导热,甚至远远低于“铝”,所以如果有品牌愿意把所谓中框做出“镂空 + 蒸汽腔”,然后再加上你们喜欢的VC均热片等可以提升散热的东西,基本上手机玩啥都不会发热,这是我的个人的观点,希望大家喜欢,今天我就是简单谈谈外观材质的一些好处“纯粹是自我感叹”希望喜欢的可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