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松延动力姜哲源: 国产人形机器人价格低至万元内, 以后真能论斤卖?
98年的姜哲源今年27岁,是松延动力的创始人。两年前,他从清华辍学创业,开始造机器人。短短两年时间,融资7轮,把公司做到20亿估值。他的机器人在马拉松大赛中拿下亚军、在机器人运动会斩获两金一银,甚至还去了巴黎时装周。他够勇敢、够努力、够有运气,也够有成绩。
10月22日,松延动力官宣将发布全球首款1万元以内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此前,姜哲源在谈到人形机器人成本的时候曾表示,未来机器人可以“论斤卖”。
本期“思路打开”节目对话姜哲源,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创业故事和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思考。
[对话/姜哲源&王慧](节目录制于2025年9月)
姜哲源: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
王慧:哲源你好。松延动力是在2023年9月正式成立的,到现在为止正好是两周年。你们现在公司的估值做到多少了?
姜哲源:我们最新一轮投后估值大概是在20亿左右。
王慧:用两年做20亿,你对自己这个成果满意吗?
姜哲源:我觉得我们的股东,尤其是早期投我们的股东,会觉得我们的成果还可以。但是我们觉得估值只是一方面,我们更关心什么时候能让公司成为一家真正能够自我造血的,一家真正商业化、能盈利的公司。
王慧:你们现在主要的产品有哪些?
姜哲源:我们主要还是在做人形机器人和仿生脸。人形机器人主要包括身高1.2米的N2,还有一款身高1.4米的人形机器人E1。再就是仿生机器人脸,我们有男款女款的形象,还有包括纯头和接了轮式底盘的人头。
王慧:你的经历非常独特,你是在清华读博的第三年决定辍学开始创业。现在创业两年了,感觉怎么样?
姜哲源:创业虽然很累,但是确实比在学校有意思很多。
在学校的时候,我每天早上起来,可能走半个小时,走路走到实验室,然后就是写代码,做科研,然后回家,每天差不多都这样。创业之后每天的经历是非常不同的。在学术界,你是把一件事做到最好,但在创业这件事上,你可能要把10件事都做到不错。
王慧:你觉得创业比较有趣,但是从难度上来看,你觉得创业比较难还是在清华读博比较难?
姜哲源:我觉得创业比较难。清华每年毕业一堆博士生,但每年能成功创业的其实非常非常少,凤毛麟角。
王慧:你是从小到大都是在清华系的学校里面读书?
姜哲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本科、博士都在清华(教育体系内)读的。
王慧:我看之前的介绍,你说不仅是你是在清华,你爸爸妈妈也都是清华?
姜哲源:我妈是北大的,我爸是清华的,我爸是本科、硕士、博士,还有教职都在清华。
王慧:你高考是以北京市第28名的成绩考进了清华的电子工程系,很厉害。你是不是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姜哲源:其实也不是,我觉得主要是命好。我高考那次应该是我人生中考得最好的一次,排名和成绩确实都比较超常发挥。如果按照正常发挥,我考清华应该问题不大,肯定没什么悬念,但不一定名次比较好。
王慧:你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清华的爸,北大的妈,辍学创业的娃,两年把公司做到20亿估值。
姜哲源:对,您还弄了一三押。
王慧:你是在清华读博的第三年创业的,这时候你读博大概读了一半了。为什么选择辍学了呢?怎么不读完再开始创业?是怕错过这波风口吗?
姜哲源:对,其实我还是觉得我辍学得晚了,我觉得这波机会从2022年就开始了。如果我22年成立公司的话,我觉得今天的格局会非常不一样。就算是23年年初成立也会不一样。
我觉得在“天时地利人和”当中,“天时”很重要,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出来,可能比你准备好再出来更重要。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点像当年买房,很多人觉得把钱攒够了之后再买,那就已经晚了,你永远买不起房。
创业我觉得也差不多是类似的事,一个好的时间点出来特别重要。比如说,我们做的是偏向教育类的机器人,有几个标杆学校在那,谁先(把这些学校)拿下来,之后可能谁的品牌力就最强。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赛道里面,时间还是比较重要的。
松延动力N2机器人松延动力官网
